敦煌書局、電洽人文藝術中心
- 簡介
- 作者
《小行星的故事》(桃園:中央大學,2020年12月)封底文案有這樣兩句:「命名是一個人文的活動,人間與天上對話」。
前句有關命名之事,簡單說有三個階段:先是發現且確定軌道,通報取得一個臨時編號;再來是軌道被精準認定,獲得永久編號,有了命名權;最後才是依規定申請命名而被批准。主其事者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(IAU)。
至於「人間與天上對話」,「人間」是地面上的人類社會,指個人,或者群體。「天上」呢?當是肉眼所見,但所見者非全貌,看的也不透徹,有時也不真實,所以這就需要靠科技,或靠想像,前者因此發展出宇宙天體知識,和大氣、太空等地球科學;後者因此產生諸多傳說和神話,日月星辰、風雨雷電都有,並出現天庭、天帝、天神,乃至人間有天子,人有天命等。因此,祈天成為常民文化,如原住民族賽夏族有「祈天祭」,臺南十鼓擊樂團大型演出《祈天鼓動》,臺北松山奉天宮每年於農曆六月六日備辦「開天門祈天補運吉祥祀典」等。
祈天也是人間和天上的對話,背後有人之敬天、畏天。稱小行星之命名是人間與天上對話,亦含敬畏之誠,也有祈天之旨意。當人們仰望天際,呼天、問天,常是因人境有難、人心受創,有怨有恨,有不得解之疑慮等。
當太陽系天體的九大行星(冥王星已被降級為矮行星,現稱八大行星),可對應於全世界的九大洲(有五大洲、七大洲、九大洲之說,佛教另有四大洲)、古中國的九州(《尚書‧禹貢》稱大禹治水定九州,南宋佚名歌詩有〈月兒彎彎照九州〉);無數的小行星,可視為運行於天體中不計其數的行動個體,正可相應人間的芸芸眾生,有一些人,奉獻心力,創造了新價值,形成一種典範;有一些群體,用集體的力量,有效服務大眾,利益眾生;有一些地方,是親切的鄉土,斯土斯民,有道不盡的愛與恩情。
我在「天上」和「人間」中間加一個「‧」,有並存、共榮、對等、尊重的意思。天上的星星不說話,一顆小行星的命名,有說不完的人間美好故事。
編後記 /李瑞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