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洋牽星:未來的方舟
Crossing Oceans, Guiding Stars: The Ark of the Future
策展人|沈裕昌
藝術家|林賢圳、林冠名、高雅婷、黃琬玲、曾雍甯、廖震平、謝牧岐
展期|2024.9.24-10.26
茶會|2024.9.24 10:30
導覽|2024.9.24 11:00
座談|2024.9.24 13:00
開放|10:00-17:00(周日至周一及國定例假日休)
地點|中央大學藝文中心(舊圖一樓)
主辦|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
協辦|科元藝術中心
中央大學藝文中心,只有門而無窗,是一個接近於長方形的密閉方盒空間。空間內的牆體長而連續,且未設置任何隔間,正中央呈現為一處開闊的空地。此一空間特質,誠為平面展示而設。觀者立於空間正中央,即可一覽無遺地環視所有牆面上的展品。然而,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的封閉空間,以及高度組織化的陳列——這些空間特質,亦見於監獄與烏托邦,或航行中的大型運輸工具內部空間,如列車、輪船、飛機。大型運輸工具的「行進」與「集體」特質,或可類比於此次受邀參與展出的臺灣當代視覺藝術團體「未來社」的「未來」與「團體」意象。因此,我們邀請觀者在本次展覽中,嘗試著將「中央大學藝文中心」想像為一艘「未來(社)的方舟」。
大型運輸工具,有別於監獄與烏托邦之處在於,其雖看似封閉,卻因處於移動之中,而需時刻確認在外部世界中的相對位置。今日,我們依靠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定位、判斷方向、規劃路線,在古代則唯仰賴星象。或許也因為星象能協助辨識「空間的方向」,才讓人們想像其亦能協助辨識「時間的方向」,也即「未來」與「命運」。於是,「觀星術」衍生出「占星術」。就此而言,「中央大學藝文中心」作為「未來社的方舟」,亦是「未來社」探索與測繪「(藝術的)未來的方舟」。未來社成員創作的一件件作品,則皆如一顆顆指引未來的星,為在方舟般的展覽空間中同舟共濟的藝術團體,辨識航向未來的方向。明帝國將運用天文觀測導航的技術稱作「過洋牽星術」,本次展覽題目故定為「過洋牽星—未來的方舟」。
展示策略方面,由於團體中部分成員的創作皆涉及「寫生」與「風景」,且描繪的風景亦有指向特定的地點,為了使展場從「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空間」,轉化為「與外界連結的特定場域」,展覽將以「中央大學藝文中心」作為中心參照點,並將「未來社」成員畫作描繪的特定地點,投射到藝文中心內同方向的牆面上,以此決定畫作的展示位置。畫作在牆面上的高度,則由其描繪的特定地點與藝文中心之間的距離來決定,遠者高,近者低。至於畫作內容並無指向特定地點者,則以工作室為定位。由此則形成以「方位」決定「畫作水平位置」,以「遠近」決定「畫作高低位置」的空間座標系統。
這是一檔試圖使空間特質、場域位置,與受邀展出的藝術團體及其作品之間產生對話的展覽。觀者步入展場,起初或許會對作品順序與懸掛在牆面上的高低差異感到困惑。但若從展覽資訊與展示細節,明白作品在空間中的佈置邏輯,從而立定於展場正中央,環視牆面上的作品,或許可以產生某種異樣的感受:白色場牆彷彿被推倒,觀者想像其視線穿透牆面,向外部世界不斷延展,使其既充分意識到展覽空間的南北座向、畫作描繪特定地點投射到展覽空間牆面上的相對位置,同時也反身覺察到觀者自身在當下所立定的位置。這個位置實則具有雙重意義:一方面指出觀者所在的地理空間之「此處的位置」,另一方面也通過被比喻為星的未來社作品群,指出觀者所在的藝術之「當下的位置」。(文/沈裕昌)
未來社
「未來社」由一群青年藝術家成立於2011年,目前成員為林賢圳、林冠名、高雅婷、黃琬玲、曾雍甯、廖震平、謝牧岐等七人。每位成員使用的媒材、關注的議題皆有所不同,媒材涵蓋水墨、膠彩、油彩、壓克力彩、複合媒材及平面攝影,主題則延續成員過往各自發展的創作脈絡,如景觀與圖像、空間與物件、觀看的交互性、影像的時間性等議題。成員大多屬於同一世代,出生於1980年前後,在數位影像的陪伴下成長,目前多活動於臺灣北部,對於「非典型繪畫性」持續進行各自的探索。部分成員選擇強調身體勞動的痕跡與物質性,部分成員則嘗試轉換觀看的視角,以提出
有別於傳統平面繪畫的實踐進路。